首页 > 玄幻奇幻 > 履汉 > 第七十六 齐民

第七十六 齐民(1/2)

目录

清除关内杂胡的命令虽然是现在才正式下达,与游荡在关内的杂胡部族接触却早已经开始。所谓的清除也不是真如命令中的一样全部驱逐到关外,而是说服这些部族接受司马遹的整编。

胡人的习俗与汉人不同,让他们听从朝廷的规矩也算是为难他们!之所以令司马柬出马,便是对不听从司马遹命令的部族加以武力威慑,不服就打到他们服为止。

至于想迁到陇西投靠齐万年,省省吧,马隆杨成等人在新平以西的布置就是为了封锁他们西去的道路,不得不向大晋妥协。开始不加以约束便是一次站队,决定投靠齐万年的早就随着齐万年一起溜走。现在还留在关内的或者家大业大舍不得放弃,或者心向汉室不想投靠齐万年走那条不归路。

现在司马遹的布置已经到位,这时即便是有的部族想反悔也彻底没了选择的余地。但正如司马遹所料,这些部族中大部分的反应并不激烈,关键是司马遹开出的条件是很多胡人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。

先零羌便是这样,当齐万年来人邀先零羌一起起事的时候,先零羌族长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齐万年。

部下问零牧为何不跟着一起举事,零牧非常肯定的说跟着齐万年必然失败!

先零羌在汉朝时还是诸羌部落中势力列居一二的大部族,仗着人口众多在北地一次又一次的反抗大汉,然而毫无意外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,部族也被大汉打散迁居在关中关西各地。最后一次的反叛便是发生在汉灵帝时期,那时北地先零羌与诸羌发动叛乱攻占陇右,第二年进兵三辅一时也是风头出尽,张温董卓率三万大军讨先零羌,十余年间将先零羌的势力打的逐渐衰亡。这期间中原混战,先零羌却默默的舔舐伤口,到如今又成为人口数万的大部族。然而要说与汉人为敌,零牧一想到祖上历代反抗的结局都提不起丝毫兴趣!

董卓横扫先零距现在不过百年,先零羌尚未忘记惨痛的教训!

大汉的强盛有目共睹,哪怕现在换了大晋也是一样。早先大晋出兵灭蜀灭吴,羌人中不乏跟随大军出征的羌人,零牧当时也曾混迹在大军

中随军出征,亲眼目睹中原大战的残酷,也亲眼见证大军云集那波澜壮阔的一幕,更加明白大晋哪怕有所衰弱也绝非区区衰落的先零羌可比!

零牧在九州呆过,见识过中原的繁华与江山的雄城险关,这样的一个国永远是先零畏惧的存在!从那时起,零牧就明白了一个道理,要想部族发展壮大唯有成为汉人中的一员!

回到部族后,零牧一改部族以往的作风,开始积极的学习汉人,和汉人一样开始耕种,和汉人一样开始学习汉文,十几年来效果非常显著。在先零部族直到现在都有很多汉人担当要务,其中不乏晋朝官吏的门生故吏。

现在司马遹欲收服诸胡,司马柬早派人联络先零,这些门生故吏又成为了二者之间的桥梁。

余秋华便是这样的人。

余秋华也地道的关中人,早年间曾在洛阳求学,学成后欲一展所长却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。想要成为大晋官员,得地方刺史太守举荐。然而谁也不愿意为云华做担保,高门有坎,似余秋华这般不愿意做高门走狗的人注定无法达成所愿,余秋华一怒之下回到关中。后来因缘际会结识了李含,李含为余秋华担保进入秦王府当差,余秋华最后还是婉言拒绝了。给秦王当差一样会卷入大晋朝堂,变成一肚子蝇营狗苟的小角色,那还有心思正真的做点事情。这也是余秋华不愿意的!

接着余秋华便遇到先零羌的族长零牧,他便由此成为零牧的幕僚,在先零部族中地位尊贵,这几年先零一日好过一日,余秋华的功劳便占了大半。

此次司马遹看似在驱逐诸胡,其实却是打着驱逐的旗号,对诸羌实行齐民编户。这事儿一旦落成,有数万族人的先零羌占据的地界便可一举破格升为县,余秋华这样原本为先零幕僚的汉人也极有可能成为一县之主,正式进入地方官的行列。这意味着以后升迁的通道对余秋华正式开放了,由不得余秋华不动心。

几年间,余秋华兢兢业业,在先零历练下,早已不是当初刚从学宫出来的愣头青。他渴望更大的空间以施展心中的抱负!司马柬的人来到先零便是余秋华接待的,听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