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灵异 > 七玉道尊 > 第十二章 风口浪尖,惟正归杭州

第十二章 风口浪尖,惟正归杭州(1/2)

目录

此时,风家。

作为第一嫌疑犯的风伊,也是在案件发酵后,才听府中之人说起,连自己都诧异了一下,随即不放在心上。

“少爷,老爷唤您去前厅,四姑爷来了,随行的还有刑部尚书常磊常大人、鹰扬卫萧敖萧大人。”有家仆前来风伊屋前呼唤。

这些时日,风伊并未单单闭门养伤,反而是借助之前一连串酣畅淋漓的大战,将自身所学融会贯通,虽尚未完成,但此时拳脚之间的切换和衔接,更加熟悉流畅,战力不可同日而语。

“哦来了,呵呵,来得好啊。”风伊睁目轻笑,从打坐中站起,开打房门,径自随同去了前厅。

此时,老爷子又到城外庄园静养,既方便遥控四家行动,又能令儿孙们放心,毕竟庄园乃风家潜心打造经营三百年,防御力非京城风府可比。

入厅,见风瑞陪同三人,斟茶静坐,风伊不禁轻笑道:“在野小子,见过三位大人!”

“混账!好好见礼。”也不知是担心儿子太过顺利心生懈怠,还是自觉不是儿子对手,风瑞近一段时间可没少给风伊脸色。

“风大人无需介意,我等走个过程即是。”未免再生波折,常磊主动揽过了此次“访问”。

“风公子见谅,老夫与诸位大人并无恶意,只问一句:今日金风玉露楼发生命案之时,不知公子身在何处”

“看常大人说的,风伊一连月余,闭门思过养伤,风家满门皆可为证。”耸肩摊手,风伊恶趣味地笑答。

“风家之人莫不是亲亲相隐……”萧家之中,萧敖最看不惯风伊桀骜不羁,又自觉不一定能战而胜之,因此心中不畅,时不时出言讽刺一二。

“呵,萧大人信不过我风家人,总信得过陛下委派到我风家的人吧。”风伊眉毛一挑,冷不丁道了一句。

年少狂狷,针锋相对!

“混账小子!胡说什么!”风家前厅,风伊毫无顾忌地说破各家同皇室之前的默契,如何不使风瑞惊怒异常:

王公大臣、三阀四家,作为拥护在皇权之下的强大臂助、和潜在威胁,早在武帝时期,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默契,即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皇室精心培养的死忠进入各家,不为探听机密,只为了解人员动向;而各家也默认了此“规矩”,否则传承百年的大族,怎可能被人掺入“沙子”

一番大战,韩家失颜,皇室下旨,风伊念头通达,“唯有强拳出真理”的念头更重,本就不好遮掩的性子,也愈发百无禁忌。

听了此言,常磊呆立当场,脑中回荡的都是“常听闻风家子胆大妄为、桀骜跋扈,真诚不欺我!”

一言敢把天聊死,就连看着风伊长大的童盛都不知该如何打个哈哈,缓解当下的尴尬。

“怎么常大人作为刑部尚书,为官数十载,对待真相就是这般承受不了”几人之中,反倒是风伊年纪最轻、资历最浅,哈哈笑道、不以为然,除却风父怒目横眉,竟无人敢于出声斥责

——只因,风伊年纪最轻、资历最浅、却战力最强!

“风家公子伶牙俐齿,犹如疾风突进,桓嘉不及也。”

罢了,本就是个不受待见的差事,又计较个什么。常磊心下拗劲一泄,洒脱起来,捻须笑道。桓嘉,常磊之字也。

听得此言,风伊才正式打量起常磊,个头不高、境界不高、职位不高,却自有一番神采,这才欣欣然一挥袍袖,躬身作揖:“风伊见过常大人,小子年少,大人莫记小人过。”

风伊谋事捕头之职被停,见到正三品朝廷命官,当先行见礼拜见。但风伊自持大族嫡子身份、又挟屡战屡胜之威,对待前来“审视”自己的官员,却并无面见当有的礼数。

时下大宋朝廷,文武分制:

鲁王执掌枢密院,统御万军,六路之地,自有六大野战军驻守,兵强马壮,震慑一方;京杭重地,有二十万禁卫军、万二城卫军、三千廷卫军,拱卫皇室。

赵王总理政事堂,为文官之首,下有左右仆射、门下侍郎、中书侍郎,六部之中,各部平章乃正二品大臣,其下分设左右尚书,为正三品,下有侍郎、大夫、郎中、侍监等,协理事务。

“哈哈哈哈,前倨后恭,看来老夫是入了风公子的眼,”常磊为人刻板正派,从未有过这般体验,当下不顾其他,哈哈大笑,转而对风瑞拱手道,“风大人有此佳公子,羡煞旁人矣!问询已毕,常某这就告辞了。”

说完转向童盛萧敖,“两位大人请自便,常某去也。”谢绝风瑞挽留,就这般仰天大笑出门去,既然确认风伊非是凶手,留下何意。

“这小老头儿,挺有意思的一个人啊。”看着对方老夫聊发少年狂,风伊背手目送,轻笑道。

“狂妄悖逆,大胆大胆!”风瑞感觉自己也不该待在风府,一天生的气,快比之前一年还多,还不得不招呼萧敖,“萧兄难得来一次寒舍,不如一并前往侧厅小酌几杯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返回顶部